快节奏生活使人压力山大 心理自救法让你获得救赎

压力无处不在

人际关系每个单位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同事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等。身在其中,只觉得心理疲劳。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压力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和上进,但是,压力过大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不安等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职场压力

常见的职场压力来源工作负荷当知识飞速更新要求你不断掌握的时候;当上司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的时候;当你每天都要加班,爱人出差,孩子又生病了的时候;当又一批年轻人进入公司,和你并肩竞争某项任命的时候,你只有两种选择:冲上去和退一步,你义无反顾地认可了前者,便不断自我加压,即使早已不堪重负。

人际关系每个单位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同事之间互不信赖;领导方式偏误引起工作氛围不和睦等等。身在其中,只觉得心理疲劳。

职位升迁当你业绩突出,被破格连升两级的时候,心负的压力紧跟着成倍递增。因为职业发展太顺利,同时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甚至超出了自己掌控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胜任,心理负担沉重。更多的时候是僧多粥少,眼前只有一个升迁名额,偏偏再次旁落,你感到被人忽视的压抑,对工作目标充满迷惘。

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许多大学生向往在抬眼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高级写字楼里工作。殊不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白领们却渴望逃离。国外研究证实办公楼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压力,封闭的场所会使人精神紧张、容易疲倦。所以不少外国职业族选择在自然环境或空气流通的平房里办公。

自我发现心理障碍生活中有许多细节提示我们,心理状态可能出现偏差。如频繁更换工作时,特别容易对生活中的某些细节耿耿于怀。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生活满意度和成就感下降,遇事易急躁,抱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差。工作被肯定的情况下,无缘无故地担心会被裁员。对年龄增长产生恐慌,对工作能力不自信。需要通过辛辣和油炸的食物来刺激食欲等等。专家还指出,性格与心理密切相关,性格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基础和生命过程。如自卑的人不容易控制外界变化,常常怨天尤人,一旦出现负面的生活事件便会触发心理障碍。

心理自救

心理自救处方为自己构筑健全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疾患,不在职场竞争中输在心理环节上,是每个职业族的生存信条之一。

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量力而行;科学地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工作量;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压力。据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上就有不少高级白领前来学习,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掌握心理学知识,教育子女,增进与工作伙伴的交流沟通。

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和宣泄不良情绪。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

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学点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的技巧。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消除压力,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非常有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怡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他们“诉苦”,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精神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则需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或治疗。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使职业生命长久稳定。

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一般来说,30岁左右被称为“职业锚”,即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生长点”。30岁后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是为创业阶段,直至40岁。40至50岁若从事颇具发展潜力的事业,则以守业为主。年过50,可以考虑为退休做准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2月18日 16:48
下一篇 2022年2月18日 16:54

相关推荐

  • 教你如何为心理减压 必先远离心理的”假想敌”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而这个人可能是朋友、情敌、同事,甚至是父母。所谓“假想敌”,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敌人,只是内心虚设的一个对手,而且会花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同这个对手作战,并且不经意间把这种“斗争”的心理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影响自己的生活。 在职场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总觉得某些同事在…

    人际职场 2022年2月19日
    00
  • 真正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一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人与人之间有着太多分不清的是非真伪,以至于我们对“朋友”的称谓产生了畏惧。那么,真正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一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呢? 美国作家帕尔指出,“不要指望一位密友带给你所需要的一切。”另一位作家汤姆·拉思则认为,以下8种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一、成就你的朋友 他们会不断激励你,让你看到自己的优点。 这类朋友也…

    2022年2月18日
    00
  • HR教你24条面试”潜规则” 让你的面试提高成功率

    1、带多几份简历前往面试,没有比当被要求提供多一份简历而你却没有更能显示你缺乏准备的事了。带多几份简历,面试你的人可能不止一个,预先料到这一点并准备好会显得你做事正规、细致。 2、留心你自己的身体语言,尽量显得精警、有活力、对主考人全神贯注。用眼神交流,在不言之中,你会展现出对对方的兴趣。 3、初步印象和最后印象。最初和最后的五分钟是面试中最关键的,在这段时…

    人际职场 2022年2月19日
    00
  • 人际交往中有八个黄金定律 对此你知道多少?

    生活上缺少知心的朋友,工作上缺少信任的同事,业务上没有坚定的伙伴。缺乏信赖感和安全感的关系,让你和每个朋友都隔着一堵心墙。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人际交往的8个黄金定律,让你一秒钟就收获好人缘。 【首因效应】 45秒产生第一印象 在初次见面时,每个人看人的眼缘一般在45秒钟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的,这主要还要包括容貌。衣着还有你的姿势和面部表情…

    人际职场 2022年2月19日
    00
  • 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 来听听心理专家的解读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则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使人际交往发生障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呢? 首先,是心理适应的原因。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朋友之间形影不离,日日见面,友好相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距离,那…

    人际职场 2022年2月17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