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不通身体会有明显变化?常见的经络病有哪些?

经络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构成复杂且完整的吸血运行网络,把身体各个脏腑、肢体和关节等组织联系在一起。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可通过相应经络表现在体表层面,外邪入侵体内后可造成经气失常,从而影响脏腑功能,特别是以下几种经络病最常见。

常见的经络病有哪些?

1、胆经不通

胆经不通的外在表现有偏头痛、肩背部疼痛和耳聋耳鸣、胁痛,同时伴有口苦、脸色灰暗和经常叹气。胆经不通可影响胆汁贮藏功能,从而导致口苦和脸色昏暗,这种情况下可以对胆囊穴按揉;当出现偏头痛时可以用梳子梳梳头,以均匀的力量梳头,一直梳到头皮发热为止,能改善大脑供血。

2、脾经不通

脾经不通的常见表现是下肢关节酸胀,脏腑病变表现是代谢类疾病症状,如消化不良、湿重、腿脚浮肿和腹泻以及倦怠等。脾胃失调会使得水湿内停,这种情况下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可以着重按压阴陵泉穴。

3、胃经不通

胃经不通的外在表现是口腔溃疡、乳腺增生和膝关节酸痛以及牙龈肿痛等;脏腑病的表现是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症状,如消化不良、大便干结、便秘和胃部疼痛。此类人应适当的对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按摩,一直让腹部有温热感为止;对足三里穴艾灸,能起到强身保健效果,缓解胃经不通所诱发的症状。

4、大肠经不通

大肠镜不通的外在表现是肩膀周围疼痛、头痛和下牙齿疼痛和鼻炎。脏腑病表现是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如肠胃功能差。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双手食指和中指放在鼻子两侧,在鼻翼到鼻根端反反复复上下摩擦。

5、肺经不通

肺经不通的外在表现是上肢内侧前缘部有酸痛感,麻木和肩膀前疼痛以及厥冷;脏腑病的表现是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如容易出汗、鼻炎和哮喘以及咳嗽、怕风和气短等。肺经不通会使得皮毛得不到足够气血滋养,易造成皮肤干燥、易过敏和脸色无光泽等,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刮痧或热敷的方式来调理。

温馨提示

针对经络来调理,疏通经络,改善身体皮肤微循环,缓解压力,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平时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以及跳绳和打太极拳等,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利于经络通畅。与此同时应减少久坐和久躺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日 15:14
下一篇 2022年3月3日 15:15

相关推荐

  • 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喝浓茶有哪些坏处?

    喝茶是传统的饮食文化,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能对抗自由基,达到养生保健和抗衰老效果。而且也能解除油腻,促进神经兴奋。确实适当喝茶对身体有好处,但浓茶将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 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1、保护心血管 适当喝茶能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几率,大部分心血管疾病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正好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凝作用,加快溶解纤维蛋白速度,防止血液斑块生成,…

    中医养生 2022年2月26日
    00
  • 刮痧养生功效好 但要牢记这5大注意事项!

    现在由于很多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刮痧成为很多人的最爱,刮痧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是比较多的,刮痧可以很好的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而且还有排毒祛除湿气的作用。刮痧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对于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也有比较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刮痧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禁忌的,有几件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如果做了的话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刮痧需要注意什么? 1、不能在通风的地方刮痧 一般当…

    中医养生 2022年3月4日
    00
  • 35岁后如何养护身心?

    0-20岁正是认知功能快速增长的时期,20~35岁呈现缓慢增长期,35岁左右达到顶峰,35~45岁是身心健康转折的关键点,只要此阶段做好全方位护理,就能预防疾病,巩固健康,延缓衰老速度。 35岁后如何养护身心? 1、守护好免疫力 免疫力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能防止受到外界病原体入侵,及时清除体内病毒或细菌。但进入35岁后,免疫细胞却逐渐减少且免疫能力减退。35…

    中医养生 2022年2月28日
    00
  • 手抖、脚软与肾虚有什么关系?肾虚有哪些表现?

    肢体的震颤、麻木,从中医来讲,归责于风邪。在古人看来,长期手抖、脚软,是身体里的风邪在作乱。身体里之所以有风邪,和肝肾阴虚有关。肾虚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很多人依旧不知道肾虚是什么,更无法把手抖脚软和肾虚联系在一起。 手抖、脚软与肾虚有什么关系? 手抖和脚软是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个问题,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在众多原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很容易被人…

    中医养生 2022年3月3日
    00
  • 中医如何看待肥胖?中医把肥胖分为哪几种类型?

    近几年来,我国肥胖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中年人和儿童。肥胖不仅仅是影响形象的问题,而且也会损害多个系统和器官,增加患慢性病风险。中医把肥胖分为4种类型,不同的类型临床表现不一样,调理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如何看待肥胖?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肥胖跟先天禀赋、情绪和认知、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长时间坐着不动和活动量太少易造成…

    中医养生 2022年3月3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